11月2日,应城乡规划系王大鹏老师邀请,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林强副总规划师做客学院“建筑讲坛”(暨献礼百年校庆系列讲座),做题为《存量时期规划实施探索与实践----深圳土地整备机制、政策与案例的》学术讲座,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线上交流,讲座还得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同行的参与关注。
考虑到听众的专业背景及年级,林强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土地管理的“转、征、供”三个重要环节以及对应的“规划用途管制制度、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三个核心制度,帮助同学建立起基础认知框架。接下来基于深圳的地方实践,在回顾深圳城市发展历程和剖析政策及现实背景基础上,引出土地整备概念并与城市更新、土地储备做了辨析,同时展示了实施成效。第三部分阐释了土地整备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目标、政策分类、政策体系、政策演进、政策逻辑,并重点围绕留用土地安排、土地整备单元规划、留用土地出让与地价、土地整备资金和项目管理内容做了深入解读;最后,林强以龙华梅观创新走廊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为例对土地整备过程各环节操作和项目成效进行了详细说明。
讲座最后,林强与同学们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自由交流,还鼓励年轻学生勇于对接行业实践需求,积极拓展专业学习内容,努力实现更多维度的理论和技能提升。
嘉宾简介:林强,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存量规划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存量用地开发政策研究与规划设计,长期从事深圳市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研究,主持承担了《土地整备利益共享政策设计》、《城市更新利益平衡机制研究》、《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政策融合研究》等30余项研究课题,参与起草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土地整备工作的若干规定》、《深圳市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管理办法》、《土地整备规划编制技术指引》等26项政策文件。获得华夏建筑科技进步奖1项、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8项、广东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15项、广东省国土资源科技奖1项,其中主持的《深圳土地整备规划与政策系列研究》获得2019年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并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中国土地科学》、《城市发展研究》、《地理学报》等核心刊物累计发表论文20篇,出版学术著作《深圳土地整备:理论解析与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