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讲坛(第43讲)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王法辉教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2-28浏览次数:489

2018年1228日,东北大学建筑教育创办90周年暨千亿官网建院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城市研究若干经典问题的GIS解析学术讲座在建筑学馆B302召开,应千亿官网院长修春亮教授邀请,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人类学系终身教授,中国文化与商业中心主任,王法辉教授莅临我院进行讲学


王教授以城市研究中的经典GIS解析为题,提出了城市研究的两分法,第一,以城市为点的视角通过研究城乡之间的关联来研究城市化问题和通过城市之间的关联来研究城镇体系。第二,以城市为面的视角研究城市的内部结构。

王教授通过结合交通流,以腾讯大数据(微信位置信息)为数据来源,提出了中国 Urban Area草案 (2016,为我国现有城市划分方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与方法。进而,王教授以美国卫生以及公共服务部主导的对美国当地不同城市人群健康状况的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芝加哥周边城镇为研究区域,不同人群的健康状况为研究对象,研究健康状况与城镇结构之间的关联,得出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患癌症的几率逐步增加的结论,当地政府可以以此为依据,针对不同区域的患病风险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此引出美国城镇划分的详细程度高于我国,而且划分依据也与我国的行政依据向左。对此,王教授提出界定城乡的标准化要落实到小地域单元,并有明确的划分目的和依据,尤其要努力去行政化,来匹配个体行为的多元化。

由此,王教授展开详细讨论了城镇化过程的国际差异,我们用4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150年的路。并举例说明我国城镇化率水平已经高于美国,并且形成了又劳务市场的盈亏区构成的中国特色城镇化--大量务工人员在全国范围内的迁徙,重新构造了我过城市空间分布的层次性。王教授提出城镇化是产业结构变革的结果,而不是成因,并且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非必然性联系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针对我国特色,王教授提出了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的方式来对地域界定的网络优化方法,对我国未来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城乡划分提出了极为宝贵的意见和改良方法。修院长总结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格局的重要性。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结合中美两国情况并以较为新颖的视角来剖析城镇化以及城市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同学们都受益良多,讲座圆满收场。